成语春秋笔法的造句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出自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查询到春秋笔法的造句28条
  • 1、围”、“弑”、“诛”、“杀”等等不同的词,都体现了孔子的“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①的“春秋笔法”。

  • 2、非要七拐八绕,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弄得一头雾水,后人只能去猜释,此即中国古代史家玩得最熟练的——所谓“春秋笔法”,其始作俑者就是中国古代第一文化名人、大圣人孔仲尼。

  • 3、春秋笔法”,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笔法?

  • 4、这也可以说是“春秋笔法”在诗人笔下的反映。

  • 5、中景是今天,是现实,是艺术家的春秋笔法,更是一个老艺术家的独特宣言。

  • 6、如由史学而推及于文学及文学理论的“春秋笔法”问题,实为两汉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理论问题之一,敏泽先生对历代理论批评中与这一问题有关的议论作了全面.

  • 7、而且,剧作即使重在写其风流才情,也不乏春秋笔法:展示他留恋青楼,不顾国事,正预示着后来“靖康之变”的结局。

  • 8、但着力处画龙点睛,几分春秋笔法。

  • 9、此外,影片还表现出一种立足于今天而又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历史观念,表现于对历史的启示意义之一种“春秋笔法”式的开掘。

  • 10、”他又在讲解《左传》,又在称赞《聊斋》的“春秋笔法”。

  • 11、《林彪的这一生》以“春秋笔法”全景式地反映了林彪这位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

  • 12、作的笔调是冷峻而客观的,但褒贬臧否却力透纸背,著者的见解与倾向亦深寓其间,这正是唯大手笔方才擅长的“春秋笔法”。

  • 13、史学既悬《春秋》为典范,所谓“春秋笔法严于斧钺之诛”,文学亦当从而仿效之。

  • 14、为便于纵观全局,我试将他的五十年改革史用春秋笔法压缩成以下梗概。

  • 15、”字字有情,正宗的春秋笔法。

  • 16、有人觉得它老气横秋、空虚无聊,有人说是春秋笔法,是当下人欲横流的大陆社会的一面照妖镜。

  • 17、皇上赏他这个官的理由,曹雪芹写得颇有点春秋笔法,并不因为他的才干卓越,政绩超群,而是念他“勤俭谨慎”罢了。

  • 18、文贵有“我”,褒贬随意,但务须公正直率,严禁春秋笔法。

  • 19、因为它是寓说理于叙事之中,这个东西后来人们称之为“春秋笔法”。

  • 20、“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皮里春秋,过去讲,肚子里褒贬人,“春秋”,用春秋笔法来褒贬人,不露声色地,肠子里鬼花样特别多,螃蟹里边花样是多,有黄的有黑的,是不是?

  • 21、所以“未免”这两个字真是春秋笔法,力重千钧,我读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我都没注意。

  • 22、用半文言半白话的词句表到了现代的思想,而我们使用的则是现代汉语加上互联网上特有的“草泥马”句型弄出的春秋笔法……

  • 23、可以看到,高先生的两篇文章用的都是“春秋笔法”,发的都是超级“感慨”,并不像是什么“首席经济学家”的严谨作品,所以拜读过后,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24、前一阵子,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一套历史随笔“春秋文丛”,虽然没有《晚清七十年》流行,但以其春秋笔法,“维我上所戏弄”,写得着实引人反思,值得一阅。

  • 25、我著厚黑学,纯用春秋笔法,善恶不嫌同辞,据事直书,善恶自见。

  • 26、”绶青这个说法,是很对的,与我所说春秋笔法,同是一意。

  • 27、便痛骂《沪报》一顿,把干丈人和假博士的来由用春秋笔法叙述一下,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

  • 28、他曾修订过《春秋》,后来的经学家认为他用一字褒贬表示微言大义,称为“春秋笔法”。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