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怪力乱神的意思

怪力乱神怪力乱神出自孔子不语~,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怪力乱神的意思是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读音:
guài lì luàn shén
解释: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
孔子不语~,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
典故:
《论语·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的造句 共24条造句记录

1、就说孔夫子吧,翻开《论语》,就可见到:子不语怪力乱神。

2、人孔子的生平事迹为题材,却不重正史之说,而是极力编排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其“特异功能”与政敌之间展开的“怪力乱神”之斗法。

3、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女直言自己相信有怪力乱神的存在。

4、所以,无须引入怪力乱神,无须冥冥之中的暗示,一切意蕴即在于故事本体过程,然而又能超越自身经验——这使它从容地完成了向第二项的.

5、就个人言,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且置事人于事鬼之前之上,开了后人讲求理性的风习。

6、这三种书多写怪力乱神,奇闻异事,用意也无非是警世劝善,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

7、龙子犹大概不大理睬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之类的诫条,这种审美趣味的“平民化”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人境”了。

8、子不语,怪力乱神;

9、经集的研究,发现这种“神道”是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深奥而神秘的宇宙生命运动”,虽然孔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在芸芸众生中,信仰“怪力乱神”的现象则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高峰,这个时代儒家的势力衰弱,而神仙方术的信.

10、这本很文又很怪力乱神的书不在说话人那“演义四十话本其半”(其实话本中的《宣和遗事》、《三藏取经》之类因敌不过演义的“正书”.

11、”(下文举三十七个字为例,如“日月星辰,君臣父子,怪力乱神,义行忠信”等等。

12、可是,研究物性的自然科学谨守现象界、不语怪力乱神诚然有益,但以此限定人性,人性也就混同于物性了。

13、设或你鼓噪踊跃闹腾得太厉害,便成了邪祟魔妖怪力乱神,招来前后左右四面八方成群结队的张天师们钟馗们,挥起叉耙扫帚群起而攻之,万众共诛之。

14、《汉代的巫者》一书,据作者自序云,选择这一题目,是源于幼年在充满“怪力乱神”的台西农村对现代“巫者”的观察和困惑。

15、”在这样的氛围里,周秦以后的天子成为了前代灵媒的遗蜕物,不强调怪力乱神但却充分重视祭祀;

16、古典艺术家的态度是怪力乱神吾不取,流行创造者的方式是随心所欲无藩篱;

17、主要还是从“子不语”的“[怪力乱神]”那个层面看问题(十九世纪的传教士自己也多认同于“怪力乱神”一面)。

18、科学或预测未来(就像我们小时候读的《十万个为什么》或《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还不如说是借助科学讲怪力乱神,让“迷信”插上“科学”的翅膀,让我们崇拜的“赛先生”表演《封神榜》。

19、上,显然是市场的选择:孔子太正经、老子太老、庄子则刚好,他又爱讲些大鸟、乌龟、蝴蝶的寓言故事,走的是怪力乱神的路线。

20、病得比较重的人主要特征为:假装性格峻烈,浪迹天涯,倡导怪力乱神。

21、中国古代有一部专门讲怪力乱神的书,叫做《山海经》,你看看那个书的结构就很有意思,它是按照五方空间的观念,中间是最神圣的,然后呢,四.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