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顾茅庐的造句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出自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查询到三顾茅庐的造句137条
  • 1、于是,考官团让我出山去“三顾茅庐”。

  • 2、努尔哈赤说:“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顾茅庐,历代传为佳话,俺去求贤,又有何不可呢?

  • 3、杨镐到任以后,曾让总兵官去长白山下“三顾茅庐”,四次求见,终于出山。

  • 4、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 5、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

  • 6、如果没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这样的故事情节,就不可能有刘备那种“为人忠厚”、“仁厚谦恭”的性格表现;

  • 7、存儒、王志杰等领导同志三到泾阳,四下云阳,像刘玄德三顾茅庐一般,硬是要把王久军“挖到咸阳。

  • 8、只可惜你的实施对象是个阿斗,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成霸业,而换上了阿斗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 9、创业之初,他们“三顾茅庐”,从上海请来了老师傅,并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把乡镇企业的管理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

  • 10、,不惜三顾茅庐

  • 11、15前卢志民“三顾茅庐”请来了学过铸造专业的张玉佳,“偷”来了老钳工王振民。

  • 12、听说左权有个通晓水泥专业的工程师,村党支书记、村委主任三顾茅庐、高薪聘请这位工程师。

  • 13、刘大印“三顾茅庐”

  • 14、矗立在农民公园的一座座塑像,向后人们娓娓讲述着古老的“二十四孝”、“三顾茅庐”的故事;

  • 15、矗立在农民公园的一座座塑像,向后人们娓娓讲述着古老的“二十四孝”、“三顾茅庐”的故事;

  • 16、员分居外地的爱人所学专业正是神剑研制的急需专业,本人业务能力又很强,他便抓住对言来基地探亲的机会,“三顾茅庐”苦口婆心硬把这位人才“网罗”到了他的队伍中,成了出类拔萃的技术骨干。

  • 17、今年初,周作亮又“三顾茅庐”到湖北铝厂聘请专家来幸福村办铝锭厂。

  • 18、在写作上较多运用白描手法,跳跃式,力求使文字生动再生动些,同时穿插一些历史典故,像“借东风”、“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等,这样古今结合,以古喻今,使文章有了较强的历史纵深感,增加了可读性。

  • 19、从总裁到人事部门经常三顾茅庐请人才进来,10年来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2300余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2/5。

  • 20、许赞有太忙了,记者在炎炎的夏日里,冒着酷暑“三顾茅庐”才得以采访到他。

  • 21、她找到了市长电话办公室,提出合办栏目的意向,由于这项工作政策性很强,一开始人家没答应,架不住杜敏三顾茅庐,1993年4月,北京经济台《都市生活》与市长电话值班室合办的“热线追踪”节目正式开播了。

  • 22、79年,村支书傅嘉良凭着奉化是“红帮裁缝”故乡这一历史渊源和地域优势,先后五进上海攀亲访友摸信息,又三顾茅庐,请来上海退休技师,办起了第一个企业--滕头服装厂。

  • 23、79年,村支书傅嘉良凭着奉化是“红帮裁缝”故乡这一历史渊源和地域优势,先后五进上海攀亲访友摸信息,又三顾茅庐,请来上海退休技师,办起了第一个企业--滕头服装厂。

  • 24、浙江嘉兴有一位农民企业家,在科技兴厂上极为成功,新成果应用得心应手,聘人才三顾茅庐,开发成功的微波屏蔽材料应用到了卫星上。

  • 25、为此,镇领导就“三顾茅庐”,打消他思想上的顾虑,并从信用社为他贷款1万余元,办起了针织厂,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时候,镇里又从财政周.

  • 26、厂领导北上南下,“三顾茅庐”,将第一流的药学专家请进了研究所,贡献突出的专家年薪达10万元。

  • 27、王斌利用手中的“用人大权”,“三顾茅庐”,把一个个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请回来。

  • 28、为寻找地下水源,他“三顾茅庐”请来工程师,投资9万元,从地下500米深处找到了水,打破了天户峪地下无水的传说。

  • 29、有人说在湖北襄阳“三顾茅庐处”;

  • 30、三顾茅庐处”,隆中本于史,南阳重于情。

  • 31、三顾茅庐处”各有千秋。

  • 32、在企业外发现能人,他不惜“三顾茅庐”。

  • 33、“三顾堂”、“梁父岩”、“抱膝亭”,让你遥想诸葛当年,在此躬耕,在此高卧,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隆中对策”,致使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的千古佳话。

  • 34、(《“草包”别解》)刘备三顾茅庐妇孺皆知,曹操请孔明却少有人提。

  • 35、作为『一把手』的刘备,不仅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而且在委以大任之后,主动说服关羽、张飞这些实力人物,为新干部建新功扫清道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

  • 36、他们“三顾茅庐”聘请了两位怀才不遇的工程师,首先办起了一个电炉厂。

  • 37、1979年,老傅书记三顾茅庐,请来上海的退休技师,办起了村里第一个服装加工厂,并大胆启用20岁青年傅志存当厂长,企业越办越兴旺。

  • 38、药厂领导三顾茅庐恳请他出山,研制出新一代防治哮喘病的气雾剂系列,其中有舒喘灵气雾剂、丙酸培氯松气雾剂等。

  • 39、襄樊,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尊士重才,素有传统。

  • 40、对那位香港老专家,冯赣生等三顾茅庐,把他请了出来,后来老先生生病,冯赣生对他的真诚态度,说明共产党人是懂得感情的。

  • 41、从而,演出了一场“三顾茅庐”戏,在当地传为佳话。

  • 42、后来李世勋又三下天津,那情形真有点像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躬请诸葛亮。

  • 43、乡党委看他是个能人,“三顾茅庐”动员他出来当了这个“穷村头”。

  • 44、6年初,书记范德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首钢研究院工程师张金铎,范书记看准了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三顾茅庐”请他到南关办厂。

  • 45、古时襄樊,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出名。

  • 46、会,闻知当地的杨楼村马学文、马保坤父子俩治疗骨髓炎、骨质增生病治愈率在95%以上,党支部书记宋兆义“三顾茅庐”,与他们联合开办了峄城骨髓炎、骨质增生专科医院,几年来为街道增加集体收入120多万元。

  • 47、第二个是“三顾茅庐”请“诸葛”。

  • 48、蔡伟素又效法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第三次找上门去。

  • 49、有家公司的女经理一开始对投资体育兴趣不大,体委干部们“三顾茅庐”,到底没白跑。

  • 50、烟叶经销公司的领导也亲自上门了,而且是三顾茅庐

  • 51、后来村党支部书记宋俊才又三顾茅庐请来了“蘑菇王”刘文奎。

  • 52、他三顾茅庐,求助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的工程师叶雪华。

  • 53、潘齐龙爱才心切,亲自“三顾茅庐”,终于说服了张田喜。

  • 54、正是看中这一点,1994年春节前,临安县委书记管竹苗“三顾茅庐”,请方志根出任交通局长。

  • 55、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已成为中国流传的一段佳话。

  • 56、据县志记载:此台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来新野后特意修筑的,是刘备和诸葛亮当年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

  • 57、经徐庶荐贤,刘关张兄弟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先生出山辅佐来到新野,运筹帷幄,如鱼得水,巧定妙计,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一把大火把新野烧得妇.

  • 58、而刘备如果没有求贤若渴的态度和三顾茅庐的诚意,也根本得不到诸葛亮这样的稀世良才,特别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和信任更值得称道。

  • 59、欧官成一而再再而三,以三顾茅庐的热诚打动了刘日兴的心;

  • 60、这样的人,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往往三顾茅庐,费尽心力,抓住一两个,便能生出一片新天地。

  • 61、这样的人,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往往三顾茅庐,费尽心力,抓住一两个,便能生出一片新天地。

  • 62、为了请摩托车仪表专利技术的拥有者来工程师,镇委书记、镇长亲自出马、三顾茅庐,不仅将他妻子工作、孩子入学安排好,而且连他住房装修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 63、尤其使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武汉市一个研究所的四位高级工程师,竟被“农民教授”用三顾茅庐的办法一一请到此办了个长江合金厂,研制出一种能代替进口的、高精尖的磁铁产品,一年盈利108万元。

  • 64、他“三顾茅庐”,荟萃人才,企业局很快在厦门、广东、上海、云南、广西、贵阳等地打开了工程建设局面。

  • 65、可最后,徐恒昌还是经不住地委王书记“三顾茅庐”,走马上任。

  • 66、江西省领导“三顾茅庐”,聘请到了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潘际銮教授为南昌大学校长。

  • 67、大公堂内两侧有八幅画:“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空城计”、“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

  • 68、刘备建安七年(176年)以后退屯新野、樊城,又何能去政敌曹操辖区“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辅佐他呢?

  • 69、当得知外地某制药厂一位这方面的专家长期闲置得不到使用时,朱启学“三顾茅庐”,用诚心把这位专家吸引到华鑫,并任用他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 70、对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他三顾茅庐聘请。

  • 71、广告叙述道:想回老家工作的舒理建被“思贤若渴”的“康裕”总经理“三顾茅庐”请到“康裕”后,被破格提拔为盐酸金刚烷胺“项目试制负责人”。

  • 72、在三顾茅庐的感召下,10名布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了,当地布商纷纷表示欢迎外地客商进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 73、说起襄樊,我们的记忆中会自然而然地闪现1800年前诸葛亮隐居耕读古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水淹七军等三国故事。

  • 74、为此,院领导往往不辞劳苦“三顾茅庐”,请名医出山,请专家传经送宝。

  • 75、该剧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一直描写到“赤壁大战”,人物繁多,场景变化大,故事情节复杂多变。

  • 76、而吉木萨尔的土壤、气候条件又恰恰适合种植番茄,再加上县委、县政府领导“三顾茅庐”的诚意,促使这个“双赢”的项目顺利上马。

  • 77、时任中元电子厂总经理的姜翠玲、曾任宝通电缆厂副总工程师的廖明新,都是布吉镇领导三顾茅庐,用真诚和体贴“挖”过来的人才。

  • 78、或如隆中孔明,读通了几部书,“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卧龙岗上来它个“前算一千,后算八百”,令刘玄德“三顾茅庐”。

  • 79、10年前,他就破陈规陋习,三顾茅庐,请一位解放前的买办资本家出山,为司家庄效力。

  • 80、可建亚并不灰心,先后“三顾茅庐”,言词恳切,力邀老魏出演“老兵”一角。

  • 81、他是《三国演义》的信徒,学刘备三顾茅庐,尊重知识分子,他看过我的作品,请我当国文教员。

  • 82、张志强摸清情况后,立即对内部进行学习整顿,让贤者上,愚者让,组成新的智囊团,并跨行业从外单位“三顾茅庐”请来理顺能手,做公司总顾问。

  • 83、我还编导过《鸣凤恨》、《真假猴王》、《汉宫惊魂》、《杨门女将》、《三顾茅庐》等剧目。

  • 84、会后,他几次去黄家登门拜访,诚挚相邀,终于“三顾茅庐”请来“卧龙”。

  • 85、在《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一章中有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 86、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可没摆什么阔气呀,我睡在人才市场楼上,乃天赐良机,人才找我,我找人才,可以不分昼夜。

  • 87、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7月,他从报上获悉:废酒糟提取复合甘油效益高,便千里迢迢,三顾茅庐,高薪聘请两名高级工程师,办起了沈丘县生化制品厂,生产销售复合甘油并进行技术转让,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

  • 88、”“刘备要三顾茅庐,诸葛亮才肯出山,为什么?”答:“前两次没送礼呗”……像这样的“益智题”会给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以怎样的.

  • 89、其中《空城计》、《三顾茅庐》、《大闹天宫》、《宝玉受刑》等皮影场景人物众多,情景交融,表演起来生动传神。

  • 90、这套邮票一共4枚,分别以“桃园结义”、“计除董卓”、“三顾茅庐”和“三气周瑜”为内容。

  • 91、到洮南投资的较大企业(集团)几乎都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凭借“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精神,亲自敲门招商操作成功的。

  • 92、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发表著名的《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当时的中国也因此成三国鼎足之势。

  • 93、、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

  • 94、据介绍,这本书结合了连环画和卡通画的特点,收进了“管鲍之交”、“三顾茅庐”、“唯才是举”等十个典故。

  • 95、“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胜境的大门,引进一千七百年前的三国时代,从诸葛亮隆中十年的隐居生活开始,写三顾茅庐,写赤壁鏖兵,写刘备入川称王,写永安托孤,写孔明治蜀,写七擒孟获,写北伐中原,最后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 96、诸葛亮高唱《梁父吟》,若没有“三顾茅庐”,他到哪里去作“隆中对”,给谁上《出师表》?

  • 97、他怎么能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因而写出了有名的《隆中对》呢?他经世之心昭然在人耳目,然而却偏偏让刘先主三顾茅庐然后才出山“鞠躬尽瘁”。

  • 98、孝慈(实为蒋经国之子,蒋介石之孙)为了弘扬自由精神,提倡宽容学风,接受大学生黄宏成的建议,化除世仇,三顾茅庐,邀请李敖到东吴大学任教。

  • 99、万年知用长长的黑指甲剔着牙齿,然后响脆地咳嗽一声,吐出一口粘痰,装腔作势地说:“想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诸葛武侯纵论天下大事,名曰‘隆中对’;

  • 100、另外,既不是李自成“三顾茅庐”,又不是由自成正式礼聘,而仅仅是由尚炯相邀,他便由北京到商洛山中,终觉心上有个疙瘩。

  • 101、咱们目今正是惨败之余,人家牛先生肯屈驾前来,不用咱们三顾茅庐,难道我还不中途相迎,以表诚意!

  • 102、他说自己是学刘备三顾茅庐来了。

  • 103、有人说:大凡有本事的人都不会轻易出山,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个诸葛亮。

  • 104、西藏青年报》所属的《作文精选》编辑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他们为挖走我这个“人才”,主要领导屈尊移驾,三顾茅庐,情真真意切切。

  • 105、我三顾茅庐,高薪聘请,尊重知识,待若贵宾,交知心朋友,哈哈,知识分子就怕这一套!

  • 106、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

  • 107、长栓依言调转马车,道:“二爷,您又不想三顾茅庐了?

  • 108、“您今晚都三顾茅庐了,烦不烦啊!

  • 109、三顾茅庐

  • 110、按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刘备[三顾茅庐],但是按照《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是诸葛亮主动上门,那么我们就要问: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呢,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呢?

  • 111、三顾茅庐

  • 112、三顾茅庐,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

  • 113、“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诸葛亮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

  • 114、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

  • 115、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

  • 116、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

  • 117、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

  • 118、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

  • 119、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

  • 120、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

  • 121、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

  • 122、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

  • 123、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

  • 124、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

  • 125、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 126、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

  • 127、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

  • 128、上一集讲到,刘备思贤若渴,真诚地来请诸葛亮,于是三顾茅庐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而他们在草庐中的对话,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隆中对》。

  • 129、何况如果不能够说服孙权,对不起刘备的三顾茅庐啊。

  • 130、我们都读过非常有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其中有一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就是“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个书里写到,当刘备去造访诸葛亮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就在唱一首歌,其中有两句歌词就说到.

  • 131、甲:还有哪:“虎牢关三战吕布”、“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刘玄德三顾茅庐”、“陶公祖三让徐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袁曹各起马步三军”、“三江口曹操折兵”、“定三分隆中决.

  • 132、甲:有啊,在三顾茅庐的时候,不是黄承彦骑驴过小桥吗!

  • 133、0127—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肯见他?

  • 134、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是当时的大城市吗?

  • 135、于是张总“三顾茅庐”,高薪聘请梅献珍当外贸公司经理。

  • 136、(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就在这一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得了诸葛亮出山。

  • 137、这一年冬天有人三顾茅庐,感恩知己,一夕倾谈遂相许以驱驰了。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