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修齐治平的意思

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出自,修齐治平的意思是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读音:
xiū qí zhì píng
解释: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
典故: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齐治平的造句 共34条造句记录

1、中国人传统地把做官看得重要,我们有理由说是由于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教了我们一套修齐治平的大道理;

2、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

3、读圣贤书,讲修齐治平之道,由国家加以考试,量才录用,此辈读书人的意见,就可以代表全民,这是中国的理论。

4、至于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履践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

5、尤其是儒家,将爱国主义融入自己的学说中,强调忧患意识,积极用世,建功立业,修齐治平等等,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传统。

6、吕不韦“折衷着道家与儒家那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在政治上,他反对家天下,尊重民主,赞成修齐治平的哲人政治,讴歌禅让,主张君主无为。

7、中国人重视人对社会的伦理和政治责任,修齐治平与名垂青史,从纵横两方面把中国人的兴趣和智慧引向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鬼神不过是现世宗法关系的延.

8、萃和堂是依据《大学》“修齐治平”的理论建构的,它和那些数世同堂、合族而居的大家族并没有什么两样。

9、这里既没有“修齐治平”的豪迈壮举,也没有嬉皮士的玩世不恭和颓废派的冷淡寂寞,一切都是那样地真诚、执着。

10、“事君犹事亲”的天真信念参加科举考试,谋入国子监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扭转“群小可杀”的局面、实现他“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

11、以把原本自然的事情,非弄得不自然不可,即如一活仲尼,非要供成“圣人”包装的“冷猪肉”,出经入子,言必修齐治平,都让讲理学的宋儒管住了。

12、早在他的青少年时代,与主张“经世济时”的复社名士相交往,志在干一番“修齐治平”事业的时候,就萌生了浓郁的逍遁思想。

13、这也不容易,咱们原不一定都要“修齐治平”、心存廊庙或“三不朽”不可罢。

14、他把学术研究看成是最高价值,把书斋生活当成是最高理想,这不仅使他与旧世文人以入世修齐治平为务的思想判然两途,也使他在书斋的学问始终不因现实政治、风气、时尚的变动而发生“媚俗”的方向转移或“从.

15、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

16、若专讲事功,讲唱戏看戏与“修齐治平”,就索性不能讲了。

17、中国士大夫“修齐治平”的思想理路、欲合“道统”与“政统”为一的伟大理想,以及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情状,使得每一个文人学人都似.

18、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

19、后者自视满腹经纶,但所拥有的知识,或是对现代化有害无益的“[修齐治平]”之学或变相的“修齐治平”之学。

20、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计划、组织、安排一些社会活动,调整、改变、治理一些被认为是有害于公益的现象,所谓“修齐治平”不过如此而已。

21、修齐治平是历代深受儒学熏陶的知识分子的终极关怀,要抛弃他们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怎能?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