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言不尽意的意思

言不尽意言不尽意出自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言不尽意的意思是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读音:
yán bù jìn yì
解释: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
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典故: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不尽意的造句 共39条造句记录

1、这样,在语言的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等等的现象。

2、“言不尽意”的现象,我们的先人早就注意到了。

3、“言不尽意”的现象实际上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由于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可以“言不尽意”,留下一些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补充、理解,这就使语言的运用成为一种值得深究的学问。

5、汉字以形符和记号表义索义,正与我国传统思维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相吻合,而正是这种精于表义、疏于表音的特点,使之获得了跨越时空的稳定.

6、程和谭大概都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梅的文集和回忆录也多借重秘书之手,“言不尽意”。

7、读《啊,战友》,颇有些感触,言不尽意,要说的话还多。

8、但是,当我们今天重读斯文时,除了感到作者才情逼人,壮怀逸飞外,又似有一种“言不尽意”之感。

9、主张语言受意蕴的驱使,从《庄子》、《易传》到魏晋之际的“言意之辩”,中国古代哲人反复强调意为言主、“言不尽意”的观念,倡导审美中紧紧扣住意义本体,不必拘泥于文字和形象,著名的“得意忘言”命题就是由此生发而来的,.

10、当然,一方面“言不尽意”,另一方面“意”又必须通过“言”来表达,这就难免产生“意”与“言”两者孰重孰轻的问题。

11、作者还将其与西方逻辑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唯理性主义理论相对照,对避免了语言文字发明后所产生的“言不尽意”乃至“言以害意”等遮蔽作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12、区区之意,如此而已,言不尽意。

13、就连哲学史、文学史都异口同声否定的“言不尽意”这个唯心论的命题,作者也说明了它在文学的审美规律的把握上,有着正确和深刻的内涵。

14、在中国,最早在周易里讲“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15、王至元《“言不尽意”与含蓄新探》揭示艺术作品的结构模式——言、象、意、道,探讨艺术语言模型与主体心理模型、主体心理模型与客观生活原型的同态对应关系,论证具体思想情感表现生活环境与主体心灵、表象传达思想感情、艺术语言传达表象、艺术作品传达生活感受都具有又尽又不尽的两重性,是运用现代科学研究古典美学的大胆尝试,得出了不少令人信服的初步结论。

16、言不尽意能否看作或者在什么意义上可以看作艺术语言的符号表达局限性和符号组合系统的整体表达局限性?

17、字》:“词,意内而言外也”,扬雄《法言》以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都明显地分出等级次序,认为意(思维)、言(言语)、书(文字)三者依次存在,文字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局.

18、在表达者可能是言不尽意,或者旧概念无法表达新内容;

19、可是,这使诗人们口将言而嗫嚅,吞吞吐吐,言不尽意。

20、玄学所谓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奥妙,禅宗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盖指示此。

21、第四,在表现形式上,玄学论主张“得意忘言”、“言不尽意”;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