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读音:
gé wù zhì zhī
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
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典故: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的造句 共49条造句记录

1、从宋到明清,哲学家们也比较重视方法论的讨论,程朱学派主张"道问学",注重"格物致知"的综合方法,认为知为人所固有,但必须格物以致之,"即物而穷其理也"。

2、物理学使用的一些探本溯源、格物致知的方法也可用于跨学科领域。

3、所以呢,孔子呢,我们按现在西学给我们带来的观念啊,孔子的文化里是没有知识的,他只有人伦之谈,他没有格物致知。

4、格物致知。

5、格物致知。

6、王阳明先生说"格物致知",就是格除物欲之私而致良知--显发真心。

7、【格致】<书>‘格物致知’的略语,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8、格致】<书>‘格物致知’的略语,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9、中国的古代哲学,在认识论上,倾向于直觉主义,推崇格物致知的严谨精神。

10、而自四川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后,到上海从事技术工作,在格物致知方面颇有才具的陈修和,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威逼和军阀混战中呻吟的中国,有高超的专业长技也无从.

11、”按照朱熹的解释,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2、式下细致地多方面展开了理气关系的论述,提出和发展了理气关系、道器关系、形上与形下的关系以及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各种哲学问题,把哲学的内容大大丰富了,这就使哲学在朱熹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3、格物致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都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朱熹哲学的内容。

14、晚清译“科学”一词为“格致”,取《大学》说的“格物致知”之意。

15、宋人讲的“格物致知”,不格物是不能致知的,其实读书也是一种格物。

16、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严复也有这样的说法:西方治学“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所得学理“一一皆本于即物实测”(《原强》);

18、譬如理学讲的格物致知,现在的哲学史教科书都把它当作了认识论,实际上它在理学那里,最终的目标不是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而是.

19、“格物致知”,要先“致”出个作人的道理。

20、理性,正如李泽厚所言,重直觉顿悟、重历史经验而缺乏一种否定、批判、怀疑和实验的科学理性,中国人也讲“格物致知”,却是“格”自然之物“致”伦理之“知”;

21、须经历一个转变的过程,而且由于自我的同一性,不确定的过程常常采取一个世俗的结构,这就是一个道德学习(格物致知)的过程。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