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普度众生的造句

普度众生:普度众生出自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号作天人师。(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十),查询到普度众生的造句61条
  • 1、出家人本来就应该有“弘扬佛法遍天下,普度众生满人间”的慈悲,这不是野心,而是一种难行能行的愿心啊。

  • 2、中国佛教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当政者的政策,逐渐演变成远离社会人群,封闭自守的山林佛教,使得佛教无法普度众生

  • 3、又说,弥勒菩萨在释迦去世后五十六亿多万年以后下降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普度众生。

  • 4、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

  • 5、菩萨以普度众生为愿,如来则荡涤其心。

  • 6、复次要发广大心普度众生,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

  • 7、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为普度众生,故示现为净饭王的太子,十九岁出家,雪山苦行六年,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

  • 8、佛虽然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但又是大雄大力,降伏魔怨。

  • 9、际上释迦牟尼佛他是多生以来,早已成佛了,可是他成佛以后,又在十方世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时时刻刻为众生谋幸福,心心念念使众生得安乐,修福修慧,自度度人。

  • 10、这就是佛教的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精神和理想。

  • 11、"这样看来,大乘教义的真理,就是要普度众生,和众生永远在一起,施以种种方便,赐以种种安乐。

  • 12、"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最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 13、他们没有研究佛学,不了解佛教有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道理,难怪他们会产生这种误解。

  • 14、释迦牟尼佛,本着慈悲喜舍的宏大誓愿去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就好像普施甘露一样,滋润一切,又像摩尼宝珠一样,圆光普照,随物现色。

  • 15、马上发大菩提心,恳切要求释迦牟尼佛到舍卫国去,讲经宏化,普度众生

  • 16、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

  • 17、第二、有大智:菩萨发大菩提心、能到十方世界普度众生。

  • 18、依此看来,佛教虽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但决不是善恶不分,是非不辨,无原则,滥慈悲的老好人宗教。

  • 19、界四禅天四定、无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他们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二门根本禅定觉观等,是菩萨发菩提心,普度众生,游三摩地,在三界诸天之中,大权示现,修行禅定,总称为世间禅定。

  • 20、通过这个历史故事,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到释迦牟尼佛,多生多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行六度万行,庄严国土,普度众生,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圣人。

  • 21、爱语:菩萨修行,普度众生,一定要以柔软和爱语来对待众生。

  • 22、同事:菩萨普度众生,不但以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法门教化众生,还要更进一步现同事身,和众生一起工作,一起活动,一起生活.

  • 23、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一方面运用智慧,来断尘沙烦恼,可是又不住于不生不灭的涅槃,另一方面运用慈悲来普度众生,菩萨虽然经过在三界六道中教化众生,可是又不住于生死。

  • 24、所以大乘菩萨,他虽然证得涅槃,而不住着于涅槃,他所修行六度、四摄普度众生的法门,又不住着于事相,这都是以缘起性空为基础,而达到真空不空,具足妙有,一切万法,唯是实相随缘显现,.

  • 25、第一,上契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同体,并同一慈力,可运无缘大慈,普度众生。

  • 26、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 27、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

  • 28、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 29、后,又到舒州皖公山安住,弘扬禅宗,曾经往来在太湖司空山地方,著有《信心铭》长达六百言之多,流传后世,普度众生。

  • 30、后来又到福州去大弘禅宗,普度众生。

  • 31、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

  • 32、又曾经讲过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和《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力劝修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西方极乐净土。

  • 33、悟师就行脚到安国寺卓锡安居,即时大弘法化,普度众生

  • 34、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

  • 35、(2)摄善法戒:菩萨修行,不但要断除诸恶以自利,更要普度众生以利他,那就要总摄一切诸善功德,广植善根,深培德本。

  • 36、便派二仙女司山,抑恶扬善,普度众生。

  • 37、能够继承和光大十世班禅大师的行愿,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精进学修,开发灵慧,宣扬正法,普度众生,带领西藏僧俗大众为建设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作贡献。

  • 38、,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大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为建设繁荣幸福的新西藏作出积极的贡献。

  • 39、也没见过有哪个殖民老爷、帝国主义者偏偏长出个舍己为人、普度众生的好心眼儿,莫名其妙地帮助被压榨被奴役的殖民地把“两个文明”搞上去。

  • 40、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习惯于做普度众生的“菩萨”。

  • 4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能普度众生跳出苦海?

  • 42、功师,到后来逐步地被“真善忍”所迷惑、被“法轮大法”所洗脑,终于相信了他的神话:把他看作是通达宇宙、普度众生、拯救人类的救世主,相信只有他才留给人一部上天的梯子,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度人的“佛”;

  • 43、在那代青年心中,毛泽东是党是祖国和人民的化身,是完美无缺、超凡脱俗的圣人,是普度众生的大救星,是至尊至上的社会意志和精神的主宰,是人生的榜样……那一代青年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崇拜,全部的热爱.

  • 44、“往高层次上传功”,实际上是在做纯宗教性的工作,是要度人,而且是按照他大胆独创的“宗教”在社会上去“普度众生”。

  • 45、“赶上了今天的好时代,我们又有了转世活佛,他年轻聪慧,大慈大悲,一定能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 46、虔诚信仰宗教的人,必然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个披上袈裟的人,如果不爱国,就谈不上爱教、爱民,更谈不上普度众生。

  • 47、“佛指舍利有没有具体打算下次再到外地供奉?”面对记者的提问,圣辉法师表示,佛教慈悲济世、普度众生

  • 48、因为既然释迦牟尼为普度众生而创立佛教,那佛教自然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了。

  • 49、佛陀靠引导人们修行而普度众生

  • 50、此即佛教的“普度众生”,与基督教的“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之意。

  • 51、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社会将这一开发权交给“主”、“真主”或“佛主”等,讲求因果报应、从善积德和普度众生。

  • 52、他们的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

  • 53、由于佛离开我们太久了,我们往往把佛神化,而忘记佛也是由人做起的,如果佛连自己的鼻孔都挖不到,还谈什么普度众生呢?

  • 54、是的,基督教只重视人,虽然所有物种都被放入了诺亚方舟,但从来没有给其他生命与人类同等的地位,而佛教是普度众生的,所以我来到了东方。

  • 55、不知是从何而来,雾气重重里方向都辨不清楚,几辆车的导游沉寂了好多时候,见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亢奋不已,普度众生去厕所。

  • 56、想起罗天诚也对Susan动过念头,也许不能用“动过”这种过去完成时,兴许还“动着”,听他的语气不像有普度众生的大彻大悟,便说:

  • 57、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 58、丁元英也笑了笑,说:“觉他,是有可能更好的谋生,没有谁可以普度众生。

  • 59、高僧辈出,普度众生

  • 60、那个时候开始,少林寺为天下所瞩目,是这批德性很高的大德高僧,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下人的命运连接起来,那是普度众生啊。

  • 61、他还说,一般外界了解的佛教主要是强调普度众生,而日本的佛教强调精神和心灵方面的个人修行,而不注重外表。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