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纲五常的意思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出自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三纲五常的意思是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读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释: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出处:
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典故: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三纲五常的造句 共69条造句记录

1、董仲舒、刘向父子辈之把自然界各种特异现象拿来作出附会政治的解释,无非是想藉此补充当时三纲五常教义尚未深入化和普遍化的缺点。

2、伦理思想在官方的提倡下,形成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3、如在中国,“忠君孝亲”与“三纲五常”的基本道德准则相连,对个体权利和义务作了细致的规定,使个体完全被束缚在宗法等级关系的网络之中。

4、所以,儒家的"孝道"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跨空间人际利益交换安排,而"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则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

5、交易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会为了生存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自由,比如,以前人们愿意接受部落公有制、儒家"三纲五常"刚性社会秩序。

6、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这些族内、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而儒家"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便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

7、此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不谈及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五常"等处世之道,原因是,像"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规范是世界各种文化的普遍价值,并非儒.

8、本文的反思集中在儒家"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以及相关的"五伦"社会秩序。

9、中国的儒家道德的管理方法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普遍,他们提出了一种社会关系的范型,即"三纲五常",把它作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0、人们常说要“复兴中华文化”,过去的忠臣孝子,三纲五常、四书五经都是好的文化,但是缠小脚、太监制度、三妻四妾,则未必是好的,所以我们应该有所选择,复兴对人类.

11、太太倪桂珍毕竟是在中国这块封建土地上生长的女性,封建的“忠孝礼仪、三纲五常”

12、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这是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规范。

13、在道书中,虽然很少提到三纲五常的名称,但宣扬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颇力;

14、"董仲舒则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⒅把三纲五常说成是天经地义。

15、然后又将老子的金丹之道去会合儒释:"夫金丹之道,先明三纲五常,次则因定生慧。

16、《阴骘文》也是三教思想相融合的书,而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核心。

17、另方面,又将金丹之道与儒、释会通:"夫金丹之道先明三纲五常,次则因定生慧。

18、三纲五常、神权、政权、族权、夫权曾经是束缚汉族人民的精神枷锁。

19、【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

20、【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

21、【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