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信而好古的造句

信而好古:信而好古出自这样,我们的~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查询到信而好古的造句17条
  • 1、《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2、他同那些信而好古,钻到故纸堆里出不来的人,大相径庭;

  • 3、所谓“信而好古”,这是中国古代思想特别的地方。

  • 4、”从建筑的目的到手段,都在不停地进展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

  • 5、中国则相左,即使象孔子这样的大圣,也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至于其他诸子,则有墨翟托诸大禹,老子托诸黄帝,许行托诸神农,各个学派无不依托古人。

  • 6、孔夫子不是“信而好古”,乃至“述而不作”吗?

  • 7、照国号看,这些国君应当是“信而好古”的。

  • 8、想到宇宙人生的一些问题,有时觉得有所悟,需要找个玄理的靠山,恰好《易经》中有不少扑朔迷离的话,于是循信而好古之风,就用联想和附会之法,拿来当作自己哲学的纲领或支柱,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声相应,同气.

  • 9、其二,讲《论语》不能不牵涉到古事,专说小范围的典籍,南怀瑾的看法,都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

  • 10、释之必要性这个西方阐释学的基本话题,隆溪援引了《论语》等典籍中的大量语录,例如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辞达而已矣”,甚至于他与子贡对话时所说的“予欲无言”,以及由《.

  • 11、这可称之为知识—人生方式,它综合求知与修身为一体,信而好古,不为天下先,因而常被历代激进主义思想家所批评乃至诟骂,以其保守色彩和缺乏创造魄力也。

  • 12、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

  • 13、生活的激情,强调继承而不愿求新思变,反倒力求维持旧秩序,恪守祖宗成法,制定礼教作茧自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 14、第四,仅仅由于信而好古而被接受的意见,就其本质而言,并不是引用者的判断,而只是象打呵欠一样一人传一人地流传之言。

  • 15、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也莫得甚么新发明。

  • 16、老子也是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人,他书中如“建言有之”,如“用兵有言”,如“古所谓”……一类话,都是明明白白的引用古书。

  • 17、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

成语接龙